
 
为持续推动区校协同发展,11月3日,大兴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艾丽一行来我校调研交流并看望我校大兴区人大代表,了解学校在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工作成效,为进一步深化区校战略合作谋篇布局。学校党委书记张启鸿、校长王伟、副校长朱运利出席活动,座谈会由王伟主持。
 

 
艾丽对学校办学成果及区校合作成效给予高度肯定。她表示,学校与大兴区合作筹备的“京津冀智能医工产教联合体”是推动区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区人大常委会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希望学校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在服务大兴和经开两区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艾丽强调,人大代表要继续当好校地合作的联络员和宣传员,积极建言献策;区校要高标准推进联合体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加快实现实体化运行;要深层次推动校企协同,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要实打实产出合作成果,聚焦智能医工等重点领域,在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突破。
 

 
张启鸿代表学校对艾丽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大兴区各级领导长期以来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他回顾了学校与大兴区各级政府区校同心、共谋发展的良好合作,强调了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责任担当,也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区校互促共进的清晰路径。张启鸿表示,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十五五”时期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完善“政校企行”协同机制,持续优化专业布局,依托学校生物医药中试基地、先进制造实训基地等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将大兴区临空产业、生命健康、先进制造等产业蓬勃发展的势能转化为区校“双向奔赴、互利共赢”的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王伟在主持座谈会时指出,要充分发挥好人大代表的桥梁枢纽作用。他总结分析了当前区域发展对教育、人才的新需求,强调“十五五”时期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为区校合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要通过打造产城教融合新形态建设“当地离不开”的大学,共建共享“风生水起看大兴”的丰硕成果与美好愿景。
 
座谈会上,朱运利作为大兴区人大代表系统汇报了履职情况及学校与大兴区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领域的实践进展,凸显了学校紧扣区域需求、赋能产业发展的职教特色。大兴区科委主任任娟娟介绍了与学校在医疗器械、低空经济、人才培训、技术交流和党建共建等领域的工作基础和下一步合作规划。
 

 
座谈会前,艾丽一行实地考察了学校飞机维修实训基地、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中试基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及先进制造实训基地,详细了解了学校在实践教学、技术研发与服务区域产业升级方面的创新成果。
 
本次调研是区校双方落实“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战略部署的具体行动。双方一致认为,应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完善产城教融合长效机制,共同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新路径,为教育强国首善之区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与智力支撑。
 
大兴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教科文卫办公室、大兴区科委、博兴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及学校党政办、科技处、招就处、继续教育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