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锚定职业本科发展新定位,突破科研工作瓶颈,10月29日,学校召开科研项目培育会。校长王伟、副校长辛秀兰、各二级单位相关领导及教师代表参加会议。辛秀兰主持会议。


王伟表示,此次会议正当其时,为全校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与动员平台。他围绕“如何认识科研、如何支持科研、如何做好科研、如何推动科研”四个核心问题发言。他强调,一是要统一思想,深刻认识科研的战略意义。对于建设“世界一流”高水平技能型大学而言,教学与科研必须齐头并进。全体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将科研作为支撑学校升级发展的坚实基石,回答好服务学校的时代命题。二是要政策引导,以“重奖”和“重用”激发创新活力。绩效分配将重点向承担纵向项目、实现“0到1”突破的团队和个人倾斜。职称评审也将从“评劳模”转向“评水平”,以真实能力和贡献为核心,让能干事、能成事的教师获得认可与重用。三是要精准施策,为教师科研成长指明路径、搭建平台。青年教师要找准方向、持续深耕,力争“十年磨一剑”。四是要打破壁垒,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他用从“水母”到“孙悟空”的成长比喻,强调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造血”能力。五是要协同联动,构建全校“一盘棋”的科研新格局。科技处要做好专业的“领路人”,积极组织专家指导;各学院要做会“弹钢琴”的“明白人”,探索“一人上课、一人科研、成果共享”等团队协作模式;各位教师要做有专长的“赶路人”,结合学校需求勤于钻研。通过三方联动,优化资源配置,做强做大师资队伍,共同推动学校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
辛秀兰指出,我校成功升格为职业本科院校,是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但当前的科研工作水平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要求尚不匹配,科研工作亟待实现突破性发展。她要求,各学院院长、书记务必将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一位教师,并结合学院实际,抓好团队组建和科研推进工作。她强调,学校将建立各学院与科技处的直接对接机制,由科技处牵头,针对性聘请校外专家对项目申报进行“一对一”辅导,为全校科研人员提供最坚实的支持。
各学院负责人就师资力量、科研现状及未来规划进行了汇报,教师代表分享了个人研究进展与申报计划。
此次科研项目培育会的召开,吹响了向高水平科研进军的号角,为全校科研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心剂,也为学校科研创新生态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