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6日,亦城时报刊发了我校举办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2025年秋季产业专场双选会的内容。以下是全文:

9月24日,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2025年秋季产业专场双选会在北京科技职业大学体育馆举行。本次活动旨在搭建高效、精准的人才对接平台,促进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集聚与创新发展。
14家企业带来数百个优质岗位
本次双选会汇聚了14家产教联合体成员单位企业,提供了覆盖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专用设备、新材料等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的数百个优质岗位。
北京奕斯伟计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AI时代智能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此次面向2026届海内外硕士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开放了AI编译器工程师、AI算法工程师、模拟IC设计工程师等多个优质岗位。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模拟设计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数字设计工程师等岗位。“我们公司正处于上市筹备期,今年校招需求同比增加了不少,这场双选会解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企业HR现场表示。京城中安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此次提供了14个岗位,预计招聘30-40人。北京大族天成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行政人事部经理刘海霞感慨:“这次双选会效果很好,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精准引才。”
人才与需求精准对接
本次双选会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以及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院校的众多2026届优秀毕业生。同学们专业背景与集成电路产业高度契合。
一位来自北京工业大学微电子学院的硕士生表示:“通过与HR和技术主管的面对面交流,我不仅了解了具体的岗位要求和发展前景,也对整个行业的最新动态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对我的职业规划很有帮助。”
北京科技职业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夏家驹说:“职业院校学生更侧重实践技能,企业提供的设备维护、工艺工程师等岗位与我所学专业非常匹配,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也符合预期。”
深化产教融合共筑人才生态
本次双选会共收到有效简历约740份,充分显示了集成电路人才供需两旺的局面,成功衔接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既为企业提供了精准引才、储备人才的通道,也为学生开辟了就业途径,是构建北京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生态的重要实践。
“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搭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解决‘用工荒’与‘就业难’的双重难题,这也是北京市教委在联合体成立时提出的明确要求。借助本次双选会,为集成电路领域畅通人才供需渠道,服务产业未来发展。”北京科技职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副院长裴春梅说。
近年来,在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下,北京经开区集成电路产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吸引众多企业集聚,人才需求持续攀升。为满足产业发展需要,2023年6月,北京经开区管委会牵头发起,联合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20余家高校院所,以及长鑫集电、北方华创等10余家龙头企业,共同打造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并于同年10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
作为首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通过“贯通培养+校企订单班”等方式,持续为重点企业输送高水平应用型技术人才,与经开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目标高度契合。下一步,联合体将进一步发挥引领与示范作用,为经开区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打造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协同发展的新典范。
【亦城时报】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2025年专场双选会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