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亦城时报报道了我校本科专业录取情况。以下是全文:

“我的第一志愿就是这所大学,希望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双提升!”2025年暑假即将结束,天津滨海考生陈子安拉着行李箱,以536分的高考成绩,如愿成为北京科技职业大学(以下简称“北职大”)汽车工程技术本科专业的一名大一新生。高分上职业本科,他不是个例。今年暑期的招生季,该校6个本科专业的600个招生计划,全部以高分完成录取,京内外投档线均大幅高出本科控制线。其中,北京普通批专业组最高分549分,超出本科控制线119分,京外8个省市最高分575分,总体录取提档线平均高出本省本科控制线94.3分。
首次招生便迎来火爆“开门红”,这所坐落于北京经开区凉水河畔的高校有着哪些吸引力?高分上职业本科的选择,又折射出职业教育发展的哪些风向?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该校多位负责人及考生、家长,了解其背后的招生火爆与职业教育突围密码。
专业设置紧密对接首都高精尖产业需求
北职大前身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双高计划”A档建设单位、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今年4月11日,该校正式更名为北京科技职业大学,成为北京市属首家职业本科大学。职业本科教育怎么办?这所深耕职业教育67年的高校方向明确,首批设置了合成生物技术、汽车工程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技术、自动化技术与应用、集成电路工程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等6个职业本科专业。该校教务处处长吴升刚介绍:“随着国家高端产业发展与技术升级迭代,社会对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这6个职业本科专业所依托高职专科专业均为国家级或北京市级高水平专业群的核心专业,对接首都‘2441’高精尖产业体系,服务医药健康、高端汽车制造和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与装备、临空经济区、集成电路、文化创意和数字创意等产业,基于产业发展和企业岗位需求来设置。”
同时,该校围绕前沿技术研发、学科交叉融合和产业升级需求积极布局,新成立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低空技术产业学院、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合成生物智造研究院、大数据财经应用研究院、国际教育学院共计6个新型机构。对此,吴升刚介绍,职业本科不是高职专科的“加长版”,也不是普通本科的“复制版”,其定位是职业教育与本科层次的有机融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努力培养能解决企业生产现场复杂问题的高端技能人才。6个新型机构的成立,旨在深化与行业领军企业的战略合作,联合培养攻克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的技能人才,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形成精准对接产业高质量需求的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矩阵。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亮出吸生“金字招牌”
如果说专业设置是吸引高分生源的坚实基础,那么,校企深度合作的协同培养模式就是该校的“金字招牌”。每年春季学期开学,该校毕业年级校企合作订单班的同学们都会按照培养计划,穿上工装,走出校园,进入订单企业顶岗实习,开启现实版“职场真人秀”。校企合作“定制剧本”,入学即签“offer预订单”,把教室搬到实际工作一线,使学生在毕业前就刷满“职场经验值”,实现从校园到岗位的“零过渡”衔接。
该校首批6个职业本科专业也不例外,均与2~3家特定领域行业领军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复合型高端技能人才。在该校机械楼西车间,其与智能制造企业北京蚂蚁工场共建的,全国首条产教融合人形机器人柔性制造线已投入运行,构建起“真订单、真生产、真交付”的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和创新平台。产线拥有“秒级报价-分钟接单-小时交付”的敏捷制造能力,共设置10个实训工位,新学期,首批机械电子工程技术等相关职业本科专业的学生,将参与人形机器人非标结构件加工实训,完成多批次零件的生产交付。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培训学生500人次,承接企业订单产值超200万元,成为服务经开区乃至全市的人形机器人零部件柔性制造共享平台。
截至目前,该校已建设了以大飞机、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汽车、集成电路、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内最先进的实训平台,校内外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实训场所、实习基地共540余个,并与经开区300余家知名企业深度合作,成立多个实体产业学院,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该校校长王伟介绍:“应该说,同学们在我校接受的不仅仅是学校的培养,还有包括北京奔驰、北方华创、华大基因在内的世界500强、独角兽企业等战略合作伙伴的共同培养,这正是我们职业教育在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人才上具有独特优势的体现。”
高分读职业本科折射国家转型升级需求
“校企双导师+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结出累累硕果:仅2024年,该校学生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就获得了国家级奖项58项、省部级奖项132项,并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取得18个奖项,获奖总数再次名列全国前茅;同时,该校毕业生就业率和用人单位满意率高达98%。这些都成为该校首批职业本科专业招生“开门红”的助推器。该校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夏新生和同事们,亲历了学校在暑期招生季报考录取的盛况,“每天接到的咨询电话有几百个”。北京考生孙嘉寓以549分报考了该校自动化技术与应用本科专业,考生万欣桐则坚定选择了该校本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看中的均是该校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和“订单班”。不仅如此,该校首批600名本科新生生源优质,在高中数学竞赛、无人机大赛、体育竞赛等各项赛事中获奖的学生达151人。
曾经被视为“退路”和“兜底选项”的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本科的突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分考生。在新生看来,这反映了社会对职业教育越来越多的认可,及家长、考生越来越理性的选择:“当前,我国正从贸易大国、制造大国向贸易强国、制造强国转变,以智能制造为契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端技能人才。职业本科教育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双向发展,使学生快速成长为行业急需的实用人才,同时,亦可为考生提供继续深造考研等多元发展方向。”
职业本科教育的火热并非一时兴起。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今年以来,教育部官网更是陆续发布一批批同意设置新大学的函,其中职业本科高校占据了一大半,全国职业本科高校总数已突破80所。北职大校长王伟介绍:“紧跟国家政策,我校职业本科专业构建了以宽基础、强实践、重交叉、善创新为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并配备最强师资阵容以‘头雁效应’护航人才培养。至2027年,学校职业本科专业预计将达22个左右,努力打造一批强有力的冠军专业和赛道冠军,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和交叉协同的专业集群,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亦城时报】北职大职业本科迎高分录取“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