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亦城时报刊发了我校获评“北京市党建先进校”的内容。以下是全文:
 

 
近日,中共北京市委印发《关于表彰第九次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等学校的决定》,北京科技职业大学(以下简称“北职大”)凭借扎实的党建根基与创新的思政工作模式,成功跻身5所获奖高校之列,荣获“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等学校”称号。这是学校继2021年荣获“党建先进校提名奖”后赢得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式荣誉,也是北京职业院校首次获得该奖项,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书写了首都职业教育党建工作的崭新篇章。
 
荣誉背后,是该校党委牢牢把握教育三重属性,站在“教育强国、职教有为”的高度,主动服务国家和首都战略发展大局,以产教融合为纽带、技能培养为核心、匠心传承为使命,探索“党建引领、机制融合、路径规范、创新拓局”一融双高新模式,形成党建引领职教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协同锻造工匠脊梁生动实践。
 
 高站位领航
 
 把准方向筑牢职教发展“根”与“魂”
 
党建是职教发展的“定盘星”,该校构建起一套覆盖全面、协同高效的党建领导机制,将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通过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深化“三融”改革创新,推动国家战略部署与“新京十条”精神落地见效;确立“三步走”战略蓝图,系统推进高水平技能型大学建设,学校以教育部优秀、北京第一的成绩通过第一期“双高计划”,以北京第一的成绩入选第二期,获批成立首所市属公办职业本科;打造“五型”领导班子,连续三年斩获党委领导班子考核优秀、连续两年获得分类发展绩效考核优秀。
 
同时,该校将服务国家与首都发展大局作为党建工作的鲜明底色:牵头成立首批国家级集成电路市域产教联合体,累计为企业测试芯片5000万片、创造近千万元经济效益;生物专业群近1/3学生投身国药等企业疫苗研发一线;定向培养近2000名军士生服务国防;培育中国首批科班制冰师,服务北京冬奥;自主研制的“小巨人”机器人出征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此外,该校开设的6个职业本科专业与首都产业需求100%契合,超40%专业跻身全国前10或前10%行列;与多区开展战略合作,打造的“开发区里办职教”模式成为全国样板,相关成果还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强融汇破局
 
 六大工程激活协同育人“源”与“流”
 
“思政课不仅要在课堂上讲,更要搬到产业一线去。”在该校党委的推动下,一场覆盖思想、党建、组织、队伍、数字、国际六大维度的融合工程开展。思政课“5+改革新范式”入选北京高校思政课创新案例,“七位一体”工匠精神培育体系落地生根,该校还牵头成立“大国工匠助力大思政课建设京津冀职教联盟”,依托30余个“思政+产业”实践基地,让学生在芯片测试、疫苗研发等真实场景中感悟使命担当。
 
党建链与产业链的深度绑定,更成为该校的特色名片。该校创设“政校企行”党建联盟,构建起“政府党组织参与-党建联盟统筹-学校基层党组织带动-企业党组织推进”的联动格局;与12家龙头企业建立“企业出题-学校解题-支部答题”的产学研模式,将育人场景延伸到红色教育基地、企业生产车间、研究院所实验室,培育的“AI就业数字仓”项目还入选北京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案例。
 
在队伍建设上,该校设立“亦城职教科技创新奖”,建立三级激励机制,引聘钟连盛等行业名家担任专业带头人,“双师型”教师比例高达93%;培育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各1支,近140名教师获评北京市科技新星、高创计划领军人才等省部级以上人才,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人拿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求实效拓新
 
 一融双高书写职教有为“新”与“优”
 
秉持“一融双高”理念,该校党建成果已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办学成绩:学生累计斩获省部级以上奖项800余项,近五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国国际创新大赛等赛事中拿下一等奖11项,2024年技能大赛获奖总数位居全国前列;毕业生中涌现出尚晓利、赵斌等全国劳模、北京大工匠,学校也跻身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
 
在科研与社会服务领域,该校近三年获批竞争性科研项目512项;与华大基因等企业共建研究院、实验室,建立3个经开区中试基地和10个国家、省部级培训平台,服务企业386家,获专利及软著531项。“十四五”期间,该校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二、北京第一。
 
荣誉与使命在肩,该校党委书记张启鸿表示:“未来,学校党委将勇担市委对学校提出的‘做好职业本科教育四个表率’的要求,以此次党建先进校申报为契机,全力谱写‘首善标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水平技能型大学’建设新华章。”
 
 
【亦城时报】北职大荣获“北京市党建先进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