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国际传播,搭建中外师生文化互鉴平台,9月24日,经济管理学院在二楼融创空间开展国风簪花交流活动。活动由辅导员陈小雅主持,特邀非遗簪花技艺传承人胡延青老师现场指导,吸引学院学生、突尼斯留学生与新加坡访问团师生共40余人携手参与,在簪花技艺的传承与交流中感受东方美学魅力。

活动伊始,胡延青以“簪花里的中国文化”为主题开启教学,结合实物讲解簪花制作过程,并简要介绍簪花的传统用途与当代价值。现场展示了简约的单瓣绒花簪和多瓣叠合缀珠样式的复杂款,同时说明“大家可随意发挥,选喜欢的款式动手做”,让中外师生轻松把握活动方向,纷纷凑近展台挑选心仪的样品参考。

实践体验环节,中外学子自由组队,围坐在桌前共同动手。有人翻找花朵、蝴蝶等装饰材料,有人拿着发箍尝试制作;遇到操作不畅的地方,便凑在一起对照样品琢磨,或是互相递工具、用手势指点操作手法。现场中英双语的交流声夹杂着剪刀裁剪的轻响,偶尔有人做出简单的花瓣造型,身边人都会笑着凑过来看。没人纠结步骤对错,大家跟着感觉搭配颜色,渐渐手中都有了成型的簪花。做完后便互相帮助戴在发间,举着手机拍照留念。


作为学院推进“国际视野+文化育人”融合培养的实践活动,此次簪花交流活动以轻量化教学为核心,不设复杂要求、鼓励自由发挥,既让中外师生在轻松创作中掌握了簪花基础做法,更以非遗技艺为纽带,自然拉近了跨文化距离。今后,经济管理学院将持续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策划更多易参与、重体验的跨文化交流活动,让非遗技艺成为中外师生沟通的桥梁,助力学子在文化互鉴中提升国际交流能力,推动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与文化育人工作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