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深入学习伟大抗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9月7日上午,汽车工程学院组织全体高职新生前往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卢沟桥上,石狮巍然。新生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漫步在这座见证了中华民族百年风雨的古桥上。斑驳的石栏、形态各异的石狮,仿佛无声地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这座见证了中华民族苦难与奋起的古桥,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和平的来之不易与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以及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伟大民族精神。

随后,同学们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内丰富的历史文物、详实的文字史料、生动的影像画面以及逼真的场景复原,系统展现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的14年抗战历程。同学们不时驻足沉思,被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震撼。大家纷纷表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通过参观,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抗日战争的伟大与艰辛,深刻理解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必然。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汽车工程学院的新生们更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此次参观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更是一次生动的精神洗礼和思想淬炼,帮助新生们领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
此次参观学习旨在引导新生“扣好大学生涯第一粒扣子”,深化新生对抗日战争历史的认识,更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学院将继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将思政育人融入育人全过程,助力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师生感言】
25新能源2任政滔:踏上卢沟桥,那些石狮子看起来旧旧的,却好像还守着当年的事。桥面坑坑洼洼的,还有打仗留下的弹坑,他一下子就联想到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的艰难。走进抗日战争纪念馆,老照片、旧武器摆在哪儿,把当年打仗的事儿清清楚楚地展出来。从平型关打胜仗到百团大战,多少人拼命才换来现在。通过此次参观,我真切感受到了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我们需要记住这些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奋斗,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
25网联汽车班霍李阳:踏上卢沟桥,青石板上的凹痕镌刻着岁月的沧桑,形态各异的石狮静静伫立。脚下的每一步,都让我联想到曾真实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苦难与抗争。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昏暗的灯光下,锈迹斑斑的武器、布满弹孔的旗帜、逃难民众的破旧衣物,将那段烽火岁月清晰地铺展在眼。每一件文物、每一段影像,都在诉说着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气节。走出展馆,回望卢沟桥,石狮的眼神依旧坚定。这次参观让我明白,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苦难中汲取力量。如今的和平,是先烈们用牺牲换来的珍贵礼物,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扛起“强国有我”的责任,以实干守护岁月静好,用奋斗告慰逝去的先烈,让历史的教训照亮未来的征程。
25轨道1王禄诚:走进抗日战争纪念馆,展柜里泛黄的家书、锈迹斑斑的武器,墙上黑白照片里战士们坚毅的面容,瞬间将我拉回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最让我震撼的是“南京大屠杀”展区,遇难者的名字墙、幸存者的证词录音,让我真切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侵略者的暴行,也更懂“落后就要挨打”的沉重含义。
25轨道2班宗子傲:走进纪念馆,看到战士们用过的破旧武器、百姓支援前线的简陋工具,我深刻感受到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和平从不是理所当然,展馆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标语,让我更懂得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我们既要铭记苦难历史,更要将这份家国情怀化为动力,努力学习,为国家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