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园动态

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奋进在当“夏”——集成电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2025年暑期工作记实

发布日期:2025-09-05

文章来源:集成电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分享:

暑假期间,集成电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师生以“暑假不停歇,奋进正当时”的姿态,充分利用暑期宝贵时光,全方位推进教学提升、科学研究、职本建设、实践育人等各项工作,为学院高质量发展蓄力赋能。


图1:研讨十五五规划.jpg

规划先行不停步,“十五五”蓝图初谋划。学院制定了“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成立由书记、院长担任组长,由19名骨干教师构成的规划编制工作组。工作组数次研讨、交流,系统总结“十四五”时期学院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成效与不足,分析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通过调研京津冀等地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头部企业,把握产业升级与人才需求趋势,明确学院“十五五”期间专业调整方向与发展定位规划蓝图。规划提出“服务首都芯智产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总体思路,并总体谋划从党的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发展、产教融合等方面确立重点目标、任务与实施举措。


图2:研讨职业本科专业申报.jpg

申报攻坚不松懈,职本专业布局再突破。学院积极组织申报第二批职业本科专业,成立职业本科申报专项工作组,召开数次工作会研讨交流申报方案,依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工智能与移动应用开发)申报人工智能工程技术职业本科专业。


图3:赴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调研人工智能专业建设.jpg

调研走访不断线,跨省取经促产教融合。为扎实推进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更精准对接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新需求,7月29日至30日,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朱运利带队赴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由集成电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负责人、系主任和专业带头人组成,旨在学习两校在学科顶层设计、科研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探索校际合作的有效路径。


图4:技能大赛训练.png

竞赛集训不停训,以赛促学育匠才。学院由6名指导教师、16名学生组成的3支队伍,参加了世界技能大赛国赛的电子电器与集成电路赛道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赛道,对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世赛标准,制定“理论学习 + 实操训练 + 模拟竞赛”三位一体集训方案,组建由学院领导、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构成的指导团队,精准开展针对性训练,50余天的假期一天不停歇,全力提升选手综合竞技能力。


图5:青教赛训练.jpg

备赛磨课不停歇,青教竞技强师能。为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学能力与案例分析水平,学院利用假期举办青椒赛选拔暨培训活动,经过现场比拼推选出崔梦雪老师代表学院参加北京高校第十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学院聘请了资深专家指导大赛工作,组建了由院长、副院长、专业系主任、骨干教师参加的团队,共同打磨参赛作品。


图6: 集成电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正式启动“沉浸式AR园区场景化交互系统”项目.jpg

图7:22025 芯聚九天 012 期国产 EDA 实训班 (北京站).png

培训项目不断档,科研服务社会需求。7月11日放假初始,集成电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技术科研团队首次跨界成功申报“沉浸式AR园区场景化交互系统”项目。该项目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2025年特色农业发展重点支持项目,实现学院在科技服务乡村振兴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为进一步加强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建设,促进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集成电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携手国产 EDA 软件龙头华大九天、亦庄集电科服、华东师范大学集成电路产业学院等多家校企单位,共同举办了“2025 芯聚九天 012 期国产 EDA 实训班 (北京站)”。


图8: 学院组织开展2025级全体新生见面.jpg


图9:集成电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圆满举办2025级本科生专业宣讲会.jpg

迎新育人不停摆,首招职本启新程。8月20日,学院迎来首批110名职业本科新生,实现招生率和报到率100%的目标。学院提前部署,组织辅导员、班主任和志愿者团队为新生提供入校引导和宿舍安顿等全流程服务,并于当日举行了2025级新生见面会。为加强新生对专业的理解,学院于8月24日召开本科专业宣讲会,系统介绍各专业的建设背景、特色优势、产业前景、课程体系及校企合作模式,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专业认知。会后,新生分组参观了集成电路中试基地和虚拟仿真基地等实践场所,实地了解真实产业场景。军训期间,新生展现出昂扬斗志和高度纪律性,不畏酷暑、团结协作,圆满完成各项训练任务,彰显了首届职业本科生的优秀素养与担当精神。


图10:科研工作审核会.jpg

科研考核不放松,分类发展促提升。依据学校中期考核指标体系,对58 名教职工的科研成果进行分类考核、反馈、汇总。全面梳理学院上半年在科研项目申报立项、成果产出及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进展情况,包括2项北京市教育教学“十四五”规划课题、 2项北京市数字立项课题、3项校内重大课题,旨在系统总结阶段性科研工作成效,为后续学院科研规划制定与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就业服务不断链,订单培养显实效。23级长鑫集电订单班的学生,经过考核后被企业录用,正式进入企业实习。企业为每名学生分配了指导教师,让学生快速转变身份、适应岗位工作,目前22名学生已全部到岗。集成电路学院继22级订单班之后,又一次成建制地为企业输入高技能人才,既提升了高质量就业,又充分彰显了学校在集成电路专业的办学实力。对于已经毕业的22级高职学生,利用假期,班主任、辅导员定期联系学生,督促学生提交合同等相关材料,并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


图11:新入职教师见面会.jpg

师资注入新活力,新教师培训启新章。9月1日,学院举行2025年新入职教师见面会。学院班子成员、系办负责人及新教师参加。院长杨洪雪介绍了学院概况与发展规划,党委书记马红麟勉励新教师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尽快实现角色转变,潜心教学科研。新教师纷纷表示将以饱满热情投入工作,为学院发展注入新活力。此次见面会是学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图12:暑期社会实践.jpg

社会实践不走场,一线服务显担当。学院组织23名教师与156名学生,组成17支社会实践团队,分赴宁夏、北京、天津等多地开展主题实践。各团队立足专业特色,对接国家战略,在基层一线推广普通话、开展普法科普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聚焦AI产教融合、气象服务民生等方向,推动专业知识与产业需求、社会服务有效衔接;同时通过青老共学、探访非遗传承人等途径,传承红色基因与文化根脉,坚定文化自信。实践过程中,学生提升了专业能力与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明确了使命担当。大家将以此次实践为新的起点,努力在科技报国的道路上贡献青春力量。


图13: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总结.jpg

作风建设不歇脚,整改长效再深化。学院党委及各支部紧紧围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系统开展学习教育总结工作。党委统筹部署,梳理自查自纠中的突出问题,建立整改清单,推动“学查改”一体落实。各支部通过专题学习、廉政教育基地参观、联建共建等形式,强化理论武装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增强党员纪律意识和作风自觉。学院班子带头整改,针对“不担当、不作为”“政策执行一刀切”等问题精准施策,推动作风建设融入日常管理、教书育人和服务师生全过程。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担当意识,提升工作效能,廉洁氛围日益浓厚。下一步,学院将持续健全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回头看”,巩固整改成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作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