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倡议,8月21日上午,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人才培养交流会在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东盟中心、北京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等机构代表和来自东南亚11个国家的政府官员以及院校代表、来自首都的12所院校代表8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陈江锋主持。

在欢迎仪式上,北京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黄侃和学校校长王伟分别致辞。

黄侃在致辞中首先感谢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中国—东盟中心等国际组织对于中国特别是首都职业教育长期以来的支持。希望今后中外携手,进一步加强中国同东盟国家的人文交流,以技能搭建友谊之桥,不断培养青年一代成为友谊的使者。北京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将一如既往的支持国际交流活动,为参与各方搭建交流平台。

王伟在致辞中提到中国和东盟国家是守望相助的好邻居、好伙伴,学校历来重视同东盟国家的交流,充分发挥自身地处经开区的优势,将学校在职业教育方面取得的成果应用于国际化办学,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他为今后学校同东盟国家职业院校的合作升级提出四个愿景,一是推动职教标准互认;二是深化国际产教融合;三是促进师生交流互鉴;四是探索数字教育合作。

在欢迎仪式后的学校介绍环节中,陈江锋、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副书记李毓荣、印度尼西亚马迪恩国立理工学院的Lala Hucadinota Ainul Amri博士以及菲律宾微证书与行业培训中心副主任Virginia I. Berganio分别对各自院校的基本情况、国际化发展及合作需求进行了介绍交流。
在随后的自由交流环节中,中外人员就各自感兴趣的话题和合作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基础教育学院翻译团队全程为会议提供同传服务。


本次会议展示了中国和东盟之间不同国家不同学校的办学优势和特点,加深了北职大等首都职业院校同东盟国家高校的联系,扩大了国际朋友圈,为今后国际化办学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未来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将携手东盟各国高校,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首都职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