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醍醐讲堂:北京理工大学屈锋教授为2025级合成生物技术专业全体本科生教授《专业导论》第一课

【来源:醍醐讲堂:北京理工大学屈锋教授为2025级合成生物技术专业全体本科生教授《专业导论》第一课 | 发布日期:2025-09-15 】

依托生物工程学院品牌学术活动“醍醐讲堂”,应合成生物技术专业《专业导论》任课教师赵新颖教授的邀请,北京理工大学屈锋教授于9月11日为全体2025级合成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讲授《专业导论》第一课。2025级合成生物技术专业2班班主任普楠老师出席、2025级检验检疫技术专业班主任孙娜老师参加。

屈锋教授长期从事毛细管电泳生物医药分析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毛细管电泳核酸适配体高效筛选方法研究,连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承担国家973项目2项,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重大仪器专项1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出版《生物分析中的核酸适配体》和《核酸适配体手册》译著,主编《生物分离分析教程》教材。

课堂上,屈锋教授以《酸相关技术与核酸适配体筛选》为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合成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通过回顾关键历史节点和重大突破,让学生们对前沿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演进有了清晰地认知。同时,她指出合成生物学是一门“汇聚”型新兴学科,它在系统生物学基础上融汇工程科学原理,采用自上而下的策略,重编改造天然的或设计合成新的生物体系,以揭示生命规律和构筑新一代生物工程体系,被喻为认识生命的钥匙、改变未来的颠覆性技术。

结束后,屈锋教授和学生讨论了报告中的PCR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双脱氧法、桑格测序技术、焦磷酸测序技术、纳米孔测序技术等内容,面对面与学生探讨问题、为学生答疑解惑。更是从本科学习和高中学习的习惯、思维、方法等差异方面,启发了同学们的思想。

通过此次专题讲座,同学们对合成生物技术有了深刻的理解,对合成生物技术和本科学习特点有初步的认知。为了此次讲座,同学们提前制作了海报,课堂活动积极,现场气氛热烈,大家收获满满,对未来探索未知充满信心。后续“醍醐讲堂”将继续为师生们安排更前沿、更实用、更丰富的学术报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