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期中教学检查的通知
各二级教学单位:
期中教学检查是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总结反馈前半学期教学工作、及时调整现阶段工作、科学筹划实施后半学期工作具有重要作用。为全面深化学校教风学风建设,适应职业本科教育发展新要求,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提升教学工作的总体水平,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本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定于2025年11月10日-11月21日进行。现将具体工作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内容
(一)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检查
各二级教学单位通过教学巡查、组织听课(重点覆盖本科课程及新开课程)、检查授课计划执行情况、检查教学文档(理论课及实践课教学文件、作业批改)、召开师生座谈会等方式,及时了解本教学单位的教学情况和授课质量。各单位要加大检查力度,对模块化课程、合班教学等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处理。任课教师总结梳理前半学期学生学习状况,反思、调整和改进教学。
(二)教学秩序和教学规范检查
各单位要坚持对课堂教学组织及课堂管理情况进行巡查,重点检查课堂纪律、教学环境、教学组织和师生状态等教学情况。日常教学检查要有记录、有反馈、有成效,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各单位要严格调(代)课管理,统计分析11月8日前教师调(代)课情况、学生出勤情况报教务处。
(三)实验和实践教学质量检查
各学院自查实训室安全责任落实情况、检查新生的《实训安全教育》课程完成情况,引导督促师生积极参加实验室安全培训,切实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根据学校安排做好技能竞赛月相关工作, 检查竞赛项目的组织情况,重点加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基础性赛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兴趣。做好本年度各专业的岗位实习准备工作,确保实习秩序和实习质量。
(四)教研活动开展情况检查
各单位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期中教学检查期间,各教学单位组织检查系部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收取并检查教研活动记录,重点检查师德师风、教学管理制度学习与执行、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改革、师资培训等建设内容和成效。各系部教研活动应包含对职业本科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等专题研讨内容。
(五)2026届毕业生的毕业审查
各二级学院对2026届毕业生的毕业条件进行初步筛查,包括学业成绩、职业资格证书等。对于尚未达到毕业条件的学生,要积极组织辅导与考试,帮助学生尽快完成学业。各学院要督促相关学生和负责教师按要求完成毕业班重修工作,对未按要求重修的学生及时反馈。文理学院组织21-23级贯通学生基础阶段不及格课程的补考,各学院通知和督促相关学生认真复习,做好补考准备。
二、检查方式
(一)二级教学单位自查与学校抽查相结合。各二级教学单位加大检查和指导力度,针对本科与高职不同层次人才培养要求,实施分类检查与指导,切实做好期中教学检查的各项工作,配合教务处的检查评价,保证期中教学检查有序开展。
(二)召开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听取师生对课程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分析各教学环节及教学管理工作。要单独组织本科师生座谈会,深入了解本科教学运行状况及需求。各单位于11月12日(周三)前将座谈会安排情况报送教务处。
(三)召开“老带新”教师座谈会。新教师认真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与建议,与指导教师共同交流听取优秀教师公开示范课的心得,并分享参加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系列培训的收获与体会。请各单位于11月12日(周三)前将座谈会安排报送教务处。
三、工作要求
(一)制定检查方案。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根据学校期中教学检查要求,制定本单位工作方案,确保工作实效。
(二)形成检查总结。各单位对期中检查期间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特别是本科教学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研讨制订改进措施,明确整改时间节点。将期中检查总结材料于11月24日前报教务处。
(三)做好资料归档。各单位做好期中教学检查资料的归档工作,作为本年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年报的重要素材与支撑材料。
各教学单位根据通知要求,将期中教学检查工作与日常教学及管理工作紧密结合,主动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改进,持续提升各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扎实推进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务处
2025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