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汽匠人•红旗精神 ——05后学子共赴一场"动力澎湃"的思政大课
  • 2025-06-27
  • 6月26日北汽集团首席技师张洪超,汽车博物馆宋潇萌、安毅宁老师为汽车学院、机电学院部分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胡际童老师则担任本次"旅程"的领航员。这堂三方联动的"大思政课",正是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

    首先,产教融合重构教学主体‌。北汽首席技师张洪超的《以积极为帆,以蓄力为桨,驶向成功彼岸》的沉浸式授课,将企业工匠精神具象化为"扭矩人生"的职业叙事,通过"故障诊断"互动,实现技术传授与价值观塑造的同频共振。张洪超老师讲述了从学徒到首席技师的"扭矩人生"。"拧好每颗螺丝"的朴素哲学背后,是新时代对"执着专注、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生动诠释。特别设置的"故障诊断"互动环节,学生可现场提问技术难题与职业困惑。而汽车博物馆呈现的红旗精神与汽车兵雷锋的现场教学,诠释着"产业报国"的深层代码。使产业报国精神可触可感,形成"教室-车间-博物馆"的三维育人场域。

    其次,项目化驱动教学模式‌。课程设计的"时空引擎"框架,将传统理论分解为"工匠车间""精神博物馆""未来驾驶舱"三个情境模块,符合职教"做中学"的特点。思政课特别设置的调研问卷职业能量实体化学习成果,推动思政教育从认知层面向行动层面转化。

    第三,数智化评价体系创新‌。通过后台收集的学情数据,为构建"学习参与度-思想认同度-职业认知度"的多维评价体系提供依据,实现思政教学从经验判断向精准诊断转型。这种融合企业大师、博物馆资源、高校理论的协同育人模式,正是新时代职教思政课"岗课赛证"融通建设的鲜活样本。


    通过这次创新实践,职业本科院校中的思政课教师真正的任务则是将引导学生如何让红旗精神与工匠基因在新时代、智能化中变异升级。这堂打破"教室围墙"的思政课,正在重新定义"职业教育"的深度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