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开展2025年“青年服务国家”北京科技职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6-30 编辑:薛逸飞 点击量:

关于开展2025年“青年服务国家”北京科技职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各学院、职能处室: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根据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要求和团市委市教委有关安排,现开展2025年“青年服务国家”北京科技职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年度暑期社会实践立足首都,面向全国,重点辐射京津冀,继续引入“揭榜挂帅”工作机制,推出三项行动计划,形成“9+4+X”社会实践项目群。具体工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二、活动时间

2025年6月至9月

三、活动内容

行动一:面向青年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打造个重点项目

重点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国家“十四五”规划和首都高质量发展大局,通过理论宣讲、社会观察、调查研究、公益服务、生产劳动、支教支医、创新创业、挂职锻炼等方式,围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主题设计系列“青”字号实践品牌,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师生躬身社会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一)“青学思想”创新基层理论宣讲项目

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拓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成果,组织和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贯通,努力掌握这一科学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论党的青年工作》《论教育》等重要著作和《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一、二卷)等学习材料的重要内容,走进基层、社区、农村军营等,面向基层群众和青少年群体开展小规模、互动式、接地气的宣传宣讲,讲透创新理论、讲好发展成就、讲清形势任务讲出光明前景。

(二)“青心家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项目

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重要论述,结合“青春赓续红色血脉工程”,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组织青年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场所,以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体悟红色文化等形式,开展仪式教育、学习体验、调查研究等,深刻领悟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树立爱党报国信念、担当时代使命

()“青扬文化”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项目

组织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组织青年学生调研古村古建、历史街区,通过广泛开展和参与非遗展演、文物保护、艺术创作、展馆参观等实践活动,收集民间故事、传统歌谣、地方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素材,运用新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赋能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领会“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青悟初心”追寻时代发展足迹项目

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各地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讲话精神立足新时代以来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的重点地区,在习近平总书记去过的乡镇、街道、社区、农村等进行实地调研学习,亲身感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华大地的生动实践,亲身感悟习近平总书记思想伟力给中华大地带来的深刻变化。

(五)“青振乡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项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精神和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组织青年学生深入乡村特别是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运用专业知识,广泛开展粮食安全教育、特色产业帮扶、和美乡村建设、中小学支教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活动。鼓励通过在基层团组织兼职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乡村发展、投身乡村振兴。鼓励协助设计乡村文旅路线、拍摄乡村推介宣传片、开发地域特色文创产品等,助力农民增收创收

(六)“青砺基层”提升基层治理效能项目

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结合大学生法治宣讲团,组织青年学生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在基层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紧密结合自身学科专业,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法律援助、金融反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平安乡村(社区)建设等基层治理实践和科技推广、健康义诊、教育帮扶、亲情陪伴、安全照护、心理咨询、粮食节约等特色实践服务

(七)“青聚同心”推进民族团结进步项目

组织在其他地区学习的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学生就近开展“民族团结我践行”主题实践,组织其他地区学生到民族地区开展“强边共筑民族魂”宣讲和“大美边境风景好”推介活动等主题实践,组织民族地区学生到其他地区开展实践活动,通过生产劳动、政策宣讲、走访调研、结对交流等,当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八)“青护生态”守护绿色生态实践项目

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绿色低碳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开展实地生态调研、环保政策咨询、环保科技创新、艺术宣传创作等,在节能减排、绿色低碳产业、环境治理、可持续资源开发、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贡献青春智慧,引领广大青年师生积极参与村容村貌改善、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专项行动,自觉投身美丽中国建设生动实践

(九)“青赴边疆”聚焦边疆综合治理项目

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边疆治理的重要论述,深化“大国边疆·青春聚力”专项活动,重点围绕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等方面,组织青年学生开展“我为祖国守边防”感悟、“青春献策边境行”调研,生动讲好新时代卫国戍边的青春故事。

行动二:围绕提升首都“四个服务”水平推出四个特色项目

重点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和北京工作的重要论述,立足推进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聚焦首都高质量发展需要,打造四个特色实践项目

(一)“青协发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

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11周年重要节点,组织广大青年立足京华大地,放眼京津冀地区11年来的协同发展重要成就,引导青年紧抓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一“牛鼻子”,围绕京津冀智慧城市治理、一体化交通网络、生态环境建设、产业协同发展等重点领域开展实践,以青年视角感悟新时代首都发展变化和“一核两翼”发展成就。

(二)“青智科创”激发科技创新活力项目

聚焦新质生产力蓄能起势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组织广大青年师生以“挑战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项目成果转化为牵引,找准广大青年师生在助力首都科技创新发展中的着力点、发力点,通过校地共建、校企合作、校际协同、校内联动等方式,加强政策学习研讨、企业走访调研、成果测试优化、合作机制构建,充分发挥首都高等教育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不断激发广大青年师生科技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三)“青帆启航”促进青年就业创业项目

通过政策研究宣讲、就业择业观教育、企事业单位调研、青年师生访谈、实习就业岗位募集、精准结对帮扶、创业项目孵化等方式,持续深入开展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计划,鼓励学生勇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奋发作为,推动广大青年学生“就好业、好就业”。

(四)“青系四海”促进境内外青年交往项目

聚焦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和两岸三地交流互鉴,组织广大中外青年走出校园、走进中国、走向世界,在实践中感知中国历史、中国发展、中华文明、世界文明、中国外交、中国倡议。加强内地青年与外国青年、港澳台青年的交流交往,广泛了解在京外国青年、港澳台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现实需求,从贴合青年成长发展的专业领域出发,以社会调研、志愿服务、文化交融、实习实践为抓手,引领港澳台青年在切身感受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推动广大中外青年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中展现青春活力。

行动三:依托“揭榜挂帅”工作机制推出若干重点项目

根据团市委工作安排,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继续秉承“以首都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合作共建机制为手段、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思路,继续采用“揭榜挂帅”工作机制,通过“政企发榜、团队揭榜”的方式,组织各区、企业单位面向首都高校广发“英雄帖”,架设政企校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桥梁,切实提高青年师生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成效。团市委“揭榜挂帅”榜单后续另行通知

除以上重点项目和特色项目外,各学院也可结合自身实际,根据发展定位、专业特色等开展相应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各团队在确定项目类型基础上,将“青年服务国家”暑期社会实践与“时代新人强国行”首都大学生主题社会实践、首都高校“千人百村”大学生实习实践活动等其他专项暑期实践活动相结合,融合开展,提升实践成效。

四、工作安排

(一)组织申报

各学院积极组织本学院师生申报暑期社会实践,每支实践团均需确定至少1名指导老师,团队人数不少于3人,建议以3-10人为宜,没有指导老师的不予立项。赴京外进行社会实践的团队,除学生返回籍贯所在地自行开展社会实践的,需明确配备1名指导老师全程随队此前申报学校社会实践揭榜挂帅的项目,也需一并申报

各申报单位需于2025年7月7日(周)下午16:30前将所有的《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项目申报书》(附件1)和《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信息统计表》(附件2)统一压缩包发送至校团委实践部公邮bpishijian@163.com。附件一以“学院+项目名称+申报书”命名;附件二填写时需按照项目推荐顺序排序提交电子版和盖章扫描版以“学院+团队信息统计表”命名,压缩包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申报材料”命名。

(二)校级立项

7月9周三前,校团委将结合各学院申报情况,组织线上材料评审,对符合要求的团队予以立项,并推荐15支重点团队申报至团市委。重点申报团队项目类别仅限“青学思想”“青心家国”“青扬文化”“青振乡建”“青砺基层”“青聚同心”“青护生态”“青赴边疆”“青智科创”项目类。重点团队需完成“五个一”实践任务,即 办好一件惠民实事、进行一场主题宣讲、开展一次结对共建、提出一项务实建议、撰写一份调研报告。

(三)活动开展

2025年7月至9月,相关单位广泛组织所有申报团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做好社会实践活动的服务保障与宣传动员、记录工作。暑假期间,每学院需至少向团委报送1篇社会实践主题推送,校团委将安排专栏进行宣传报道。

(四)总结评优

2025年9月至10月,开展校级暑期社会实践评优工作,组织召开社会实践成果展暨总结交流会,评优方案后续通知。

五、经费支持

2025年度暑期社会实践总体遵循“校级重点支持+院级完善配套+学生适度自负”的总体原则,学校层面出台重点团队经费支持和困难生实践经费补贴两项支持政策,鼓励各学院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将社会实践工作与其他工作有机融合,加大本学院师生暑期社会实践支持力度。

(一)重点团队经费支持

校团委将对15支重点团队根据其实践方案和社会实践专项经费预算,提供项目经费支持,经费将于9月采用报销方式拨付,相关团队需保留好食宿出行等票据,具体报销标准为:学生住宿单间不超过180/晚,标间不超过350/晚;往返大交通标准为高铁二等座及以下;学生在实践地用餐及交通标准为90元/天。涉及食宿出行之外的其他相关社会实践必要费用,如材料费、书费、宣传物料制作费等相关费用,均需提供正规发票。相关发票报销格式请严格遵守财务处相关规定,发票以学校为抬头,否则不予报销。

重点团队经费支持面向团队内学生按照实际支出报销原则上不超过5000元/支。团队指导老师差旅由派出单位自行承担

(二)困难生实践经费补贴

党委学生工作部、团委将面向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困难生提供实践经费补贴,按照个人不超过1000元/人和团队不超过5000元/支(团队成员全部为困难生)的标准,于下学期进行补贴。困难生实践经费主要覆盖困难生参加实践活动的往返大交通、住宿、实践地用餐及交通等三项支出,具体标准同上(即学生住宿单间不超过180/晚,标间不超过350/晚;往返大交通标准为高铁二等座及以下;学生在实践地用餐及交通标准为90元/天)。

申请困难生实践经费补贴,需提供与实践团队实践时间完全一致的往返大交通车票、酒店住宿发票等票据。困难生实践支持经费专款专用,仅用于对困难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补贴支持,不得用做团队经费。若困难生所在团队为15支重点支持团队,则首先通过重点团队经费进行支持。支持经费无法覆盖困难生上述支出的,再由困难生实践经费补贴在上限标准下补贴差额。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优化工作体系

各学院团委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认识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现实要求与重要意义,把社会实践作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体系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和责任落实机制,推动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有机融入学校“大思政”工作格局和“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争取每一名学生在校期间都能至少参加一次相关活动。

(二)完善组织管理,加强指导支持

各学院团委要持续推动社会实践内涵化、特色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发展。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守正创新,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和工作力量,全面强化政教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切实为实践团队提供有力支持与保障。

(三)加强宣传引导,提升育人实效

各学院团委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拓展宣传渠道,创新宣传形式,及时对实践过程和成果进行宣传展示,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做好行前动员与培训,充分运用各级团属新媒体矩阵,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提升宣传实效,尤其注重实践过程中图片、视频记录材料留存。

(四)守牢工作底线,确保安全有序

各学院团委要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加强安全保障和过程管理;坚守意识形态和安全稳定底线,依法依规组织开展各项社会实践;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做好安全应急预案,以学院为单位为实践师生购买意外保险。实践师生要增强安全意识,自觉遵纪守法,充分研判天气变化和自然地质条件等,安全有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按照“谁派出,谁负责”“谁的人,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建立完善责任机制。

联系人:黄佳陈 8722 0403

党委学生工作部

团委     

2025年6月30



版权所有:北京科技职业大学

学校团委地址:北京经济开发区凉水河一街9号 北京科技职业大学 学生活动中心

电话:87220423 87220435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