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2025届毕业生团组织关系转接工作的指引
各二级学院团委:
为进一步落实共青团改革要求,加强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切实保障毕业生团员的组织生活有序衔接,现就做好我校2025届学生团员团组织关系转接工作,制定本指引如下:
一、转接类型及注意事项
1. 升学
录取学校团组织于新生入学后1个月内,在“北京共青团系统”上建立新生所属团组织,及时将新生团员组织关系转入。原就读学校团组织和团员本人可在录取学校新生团组织创建后,登录“北京共青团系统”申请将组织关系转出。
注意:原就读学校团组织不得将已升学的毕业学生团员组织关系转至团员居住地或户籍所在地团组织。
2. 已落实工作单位(含自主创业)
原就读学校团组织、毕业后工作单位团组织或团员本人,通过“北京共青团系统”申请将组织关系转至工作单位团组织。工作单位尚未建立团组织的,应转接至工作单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团组织。
注意:①工作单位不具备建团条件的,可转至团员经常居住地或工作单位所在的乡镇、街道团组织。②乡镇、街道团组织确有接收困难的,可由县级团委建立“流动团员团支部”承担接收责任。
3. 未升学或未落实就业去向
团员本人通过“北京共青团系统”申请将团组织关系转至团员本人居住地、户籍所在地或生源地(乡镇、街道、社区)的“流动团员团支部”。如生源地拒收,应上报学院团委,由学院团委联系团员生源地社区或居委会落实接收事宜。毕业生团员在学院团委保留团组织关系不超过6个月,最长不超过1年。
4. 参军入伍
原就读学校团组织或团员本人在“北京共青团系统”上发起组织关系转接申请,省级团委审核通过后,进入特殊单位专属库集中管理。
5. 出国(境)学习研究
毕业学生团员离校出国(境)前应提交保留团组织关系的书面申请,说明在境外学习研究的地点、时间期限、国内常用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等情况,经所在学院团组织审批后,由出国(境)前所属学校团组织编入“出国(境)学习研究团员团支部”集中管理。
二、时间安排
1. 申请期
8月31日前,发起方提出转接申请,在接收方未审核之前可撤销,接收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核。
2. 审核期
9月1日至9月30日,各级团组织应对接收到的各类转接申请完成审核操作。
三、转接操作流程
1. 北京共青团系统内部转移
当团员当前所在团组织和申请转入的团组织均使用“北京共青团”线上系统时,应该采用此转接方式。
搜索公众号“青春北京”,在右下角“线上系统”找到“北京共青团系统”,在“我的”里登录后点击“我的组织”。
注意:全国铁道、全国民航、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金融、中央企业属于外部系统团组织。
选择“转移团组织”按钮,选择转出原因,搜索“组织id”或“组织名称”并选择,填写转接信息(不同的转接原因,填写的信息不同),点击“提交”,即可发送转入申请。联系团组织在系统上审核通过转入申请即可完成团组织关系转入操作。
2. 外部系统转移
搜索公众号“青春北京”,在右下角“线上系统”找到“北京共青团系统”,在“我的”里登录后点击“我的组织”(同内部转移操作方式)。
选择“转至外部系统团组织”按钮,选择转出原因,进行“组织id”或“组织名称”搜索选择,填写转接信息(不同的转接原因,填写的信息不同),等待对方团组织在系统上进行转入审核。
选择正确的外部支部所在的省份,填写准确的待转入的系统京外支部组织全称,信息填写完成后,点击提交。申请提交后,直至处理结果返回前不可修改,确认信息无误。
(具体操作可参考“青春北职大”公众号“@北职大青年,毕业了,团组织关系怎么办?超详细转接指引来了!”)
四、工作要求
1. 高度重视、加强教育。团组织关系转接是团员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强化团员组织观念、保持团组织严密性和纪律性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及时规范转接团组织关系,是防止团员流失、确保团员与团组织紧密联系的根本举措,毕业生团员即将步入社会或继续深造,团组织关系转接是其融入新组织、获得组织关怀的重要保障,直接影响其参与团员教育、推优入党等政治权益。各毕业班在开展工作中,要提高思想认识,注重将工作融入毕业生思想教育的过程中稳妥开展有关工作。
2. 提升能力,压实责任。各二级学院团委书记是这项工作第一责任人,要认真学习有关业务,专门进行工作部署,应协同学院相关力量统筹推进好本学院毕业学生团员团组织关系转接工作,指导团支部认真做好线下转接和团籍档案入档,切实掌握毕业学生团员去向,加强与地方团组织之间的联系沟通,及时完成转出、转入操作。
3. 精准施策,规范提效。各级团组织要以做好“升学衔接”“学社衔接”等各项工作为重点,印证和配合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对转接确有难度的团员应进行一对一指导服务,建立动态台账(可参考使用附件1),择期向校团委报送,定期沟通并灵活处理组织关系。校团委将适时就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抽查,此项工作纳入年度考核。
共青团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委员会
2025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