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团学风采 -> 正文

艺路寻踪:青年艺术力量的社会实践探索——艺术设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风采展示

发布日期:2025-09-04 编辑: 点击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的重要指示精神,艺术设计学院组织了多支实践团队,开展“艺路寻踪:青年艺术力量的社会实践探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师生们深入基层一线,以汗水浇灌理想,将专业所学付诸实践,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蓬勃风采。

“艺绘赤鲁·创美乡村”乡韵艺创实践团

为积极响应《2025年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艺绘赤鲁·创美乡村”乡韵艺创实践团于7月至8月奔赴赤鲁村,开展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系列实践活动。

团队深入调研乡村文化脉络,精心设计沉浸式思政课堂,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艺术活动。成员们发挥专业特长,创作乡风墙绘与景观小品,为乡村增添艺术气息,助力文化振兴;运营非遗扎染工作室,开发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开展村民技能培训,挖掘历史文脉打造文化IP,推动文旅融合与经济发展。

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要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发展大潮,以专业服务社会;善于从传统文化与地方特色中汲取灵感,以创新思维破解发展难题;坚持扎根群众、务实笃行,在实践中践行青年使命与责任担当。

红栗科研社实践团

“红栗科研社”实践团赴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长流水村,围绕“红色基因 + 古栗文化”主题开展沉浸式乡村振兴实践。团队运用专业知识活化古村资源,在保护红色记忆、挖掘生态瑰宝中彰显青年担当,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78C5F

实践团深入调研百年古栗树、明代活泉及相关戍边抗战历史,组织重走游击路、模拟情报传递等体验活动,让参与者身临其境感受红色历史。整理烈士后代口述史、建立“红色记忆库”,为古栗树构建电子档案,推广泉水产品。通过一系列举措,切实带动当地客流与收入增长。团队计划以“红绿融合”模式持续助力古村振兴,实现红色精神传承与绿色资源永续发展。

此次实践充分彰显了青年扎根基层的担当,团队更计划以“红绿融合”持续助力古村振兴,让红色精神传承不息、绿色资源永续利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青春动能。

智衣空间站实践团

“智衣空间站”实践团聚焦“科技赋能时尚·人文点亮创新”理念,开展创新实践。

团队赴亦庄机器人大世界采风,从机器人特性中汲取创作灵感,以“0306小巨人”为核心题材,设计融合科技与传统文化的机器人服装及文创产品,运用多种工艺实现制作,成果于机器人大世界展览亮相,部分作品将参与世界机器人运动会展示。

团队以跨界实践连接科技与人文,用匠心赋予创新文化深度,既展现了专业实力,更践行了文化自信与科技自强,让科技绽放人文诗意。

宋庄镇红色基因与艺术聚落,双核驱动实践团

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与红色文旅创新发展号召,“宋庄镇红色基因与艺术聚落双核驱动”实践团队深入北京市通州区宋庄村,开展 “红色 + 艺术” 融合创新实践活动,在行走中感悟红色历史,用创意赋能乡村振兴,展现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该实践团深入宋庄村,以“红色 + 艺术”融合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先后探访平津战役指挥部旧址,搜集整理英雄事迹;联动艺术家与非遗传承人,创作红色宣传片、文创产品,打磨红色剧本杀等;策划红色研学路线,探讨业态升级方案,已取得系列成果,计划持续推进项目落地。

实践团以青春创意活化红色记忆,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既传承了红色基因,又激活了艺术资源,彰显了新时代青年以实践助力乡村发展的使命担当。

数字领航 安全护航实践团

围绕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主题,“数字领航 安全护航”实践团走进社区,通过科普AI技术双面性、解析网络诈骗手段、构建防护体系及制定应急指南等方式,有效提升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与防护能力,倡导合理使用技术工具,共建清朗数字空间,切实筑牢青少年网络安全防线。

活动中,实践团成员围绕AI技术的双面性,为社区青少年系统科普常见网络诈骗手段,如AI换脸、语音合成、假冒公检法等陷阱,并现场演示如何识别虚假信息、保护个人账号。课堂还设置模拟情景演练环节,组织青少年开展家庭应急处理实操,实践“五步止损法”,提升突发风险的应对能力。通过趣味互动与专业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将人工智能时代的网络安全知识送进社区。

安平逐梦实践团

“安平逐梦”实践团聚焦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致力于推动文旅融合与社区治理协同共进。通过挖掘社区特色文化资源,运用创意与传播手段激活文化价值,回应民生服务需求,促进邻里和谐与社区活力提升,实现文化传承与社区发展的有机统一。

实践团走访安平巷社区,了解其历史文化资源、文旅发展现状及居民关切问题;探寻“胡同喵踪”故事,包括猫咪作为邻里纽带、居民自发照护及设立自助购买点的情况;观察到社区为该故事绘制的插画及胡同焕新成果;计划运用专业知识传播社区魅力与暖心故事。

35C5E

安平巷的实践,让实践团成员们看见平凡中的力量:猫咪串联邻里温情,老胡同焕发新活力,藏着文化传承与社区治理的生动密码。青年用专业挖掘这份美好,正是激活在地价值、连接传统与当下的意义所在。

此次“艺路寻踪:青年艺术力量的社会实践探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艺术设计学院师生以青春赴使命的生动诠释。青年学子在躬身力行中锤炼本领,用艺术语言传递时代温度,以知行合一的姿态书写了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为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注入鲜活的艺术动能。

版权所有:北京科技职业大学

学校团委地址:北京经济开发区凉水河一街9号 北京科技职业大学 学生活动中心

电话:87220423 87220435

网站管理